恒达测速登_运营的2种算法:到底是地贵,还是钱贵?

http://uuufun.com

运营的2种算法:到底是地贵,还是钱贵?

Original
实效吴昊
观念研究院 观念研究院

Weixin ID cdshixiao

About Feature 地产营销和产品解决方案的实力派


Today 收录于话题

这是春节前最后一篇文章,祝大家新年快乐。

 

越来越#聊不到一起#的城市总

目前行业以“高周转”为美,只要说到“低周转”就抬不起头。但凡事皆辩证。

年末,就有三个城市公司总坐到一块,话题裂痕越来越大:

第一个城市总,年初低谷拿地,以快周转的模式,控总价求流速,1.5万就完成了清盘,项目肯定获得表扬。

他发愁的是:明年没地了,再在周边拿地,成本达2万。

第二个城市总,在一个省会城市的新区,7000元拿地。也是控总价求流速,虽然新区基础设施建成度80%,但偏偏当地顾客不看好。迫不得已8000卖房,亏成无底洞,还没有流速。

他发愁的是:是按高周转的要点做的,但就是快不起来,能不能换一座城市?

第三个城市总,拿来地级市一块地,因为地价颇高,不得已做了本地唯一的改善产品。想不到储客火爆,压着没开盘,顺手把周边两块地也收了。

他没有愁的:集团典型案例,即实现了溢价,还储备了粮仓,被董事长敬了3杯茅台。

以前公司开年会,城市总们还可以交流经验,今年的年会,同级城市之间的经验都无法照搬:

说明,大势已变。

反正地产商们,还是跳不出那个魔咒:

1)手上有地时,担心房子卖不掉;

2)手上房子卖掉了,担心买不到地。

这是高周转战略导致的,每年确定的规模增长额,让开发商种瓜得瓜,目前的地产大势是:

开发商们都求得了规模,而土地方和买房人,多数求到了利润。


#地贵还是钱贵#

最近写的文章,都关于“算法”。这是一个有趣的东西,算法来自于对边界的定义,当边界选择不一样,算法就不同,不同算法的人,在不同的世界

高周转的算法,本来是建立在各个项目公司,懒惰、窝工、混乱的前提下,做工程的朋友都赞美中海:只用120天的脚手架,中海不会拖到150天,少了30天租金,成本自然低。以此类推,拿地60天就卖房,你拖到90天,多了30天资金利息,当然罪过很大。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这是高周转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今天的高周转模式,因为被理解得不透彻,触发了另外的边界:

到底是地贵,还是钱贵?

钱肯定是贵的,当开发商要求规模,对资金需求大,所以钱贵了,资金利息要么8%,要么20%。每天消耗一台奥迪A8,是很多城市总的恐惧。

所以1.5万能卖,再将面积控制在100㎡内,然后一年清盘。第二年才知道,卖出去的房子,买不到土地了:

1)土地成本上涨了,晚一年卖,会有更高利润。

2)在2线以上城市,你想高价买地,都未必能买得到。连当地开发的入场券都没有啦。

所以,咱们做地产,要理解基本国情:

多数城市,土地比钱贵!

1)从土地成本来看:每年的土地出让指导价,都会上涨,如果土地指导价不涨,那么成交价会涨;

2)从发行量来看:M2每年暴涨,但是土地指标不会,控制得很死。这就是物依稀为贵了。

3)从持有者来看:有地没钱的人,基本不存在了;有钱没地的人,那就多了。也即,地就是钱,但钱未必是地。

但是,大多数公司的运营者,也就是算大账的人,所用的公式,还是基于那个前提:

钱比土地贵!

这是对基本国情的误读,同学们,这几年下来,开发的边界已经变了。所以“算法”要变咯!


#资本和土地,做谁的代言人#

相对于目前求规模的高周转开发商,我还是喜欢之前的开发商,他们也许为资本代言,但或多或少,都在意另外一个身份:城市运营商。

政府已经自己扮演了这个角色,不需要开发商来经营城市。但是#城市运营商#有个优点:

理解土地的价格曲线!

土地本是一文不值的,但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让其更加值钱。那个时候,利润一分为二,一是开发赚的,二是土地赚的。多数情况下,开发利润8%,但是土地利润20%。

城市运营商,因为重仓于一地,船大不好调头,已经被现金流求规模的模式,打得一败涂地。但是土地思维,非常有价值。

一块土地的价值成长周期,多数分为4个阶段:

1)起步期:即仅仅是农田变城市规划,土地的性质变化;但基础设施没有建设好,百废待兴;

2)发展期:即重要的路网和公共设施建设好了,城市的框架形成。土地价值会上一个台阶。

3)成熟期:即土地内有人生活和工作,建成率超过50%,生活和生产链产生。

4)黄金期:即土地里的社会生态链很牛了,可以吸纳更多优质人才、产业和资本。剩余的土地量可能只有20%,价格一升冲天。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任何土地,都能达到“黄金期”,土地的发展,是城市地位和能级不断攀升的结果。比如,大湾区的佛山、东莞,号称1.5线城市,而很多省会城市,掉格为3线城市.

没有城市能级的上升,许多三四线的新区,连”成熟期”都达到不了.

所以地产商,被开发商灭掉了.当你重金在某个注定没有未来的新区扎根,等区域缓慢生长,很显然不如我全国一盘棋,分布于12345线城市,来得灵活多变。

但另一方面,开发商就会遇到另一种痛苦:许多房子快速卖掉后,买不回来地了。这个原理也不难理解:

土地升级的窗口期!

城市是不断进阶的,从量变到质变,忽然有一个上升点,体现为销售量暴增,价格也会上涨。

在上升周期的前1-2年买的地,如果促销过快,将来会用更高代价去买地。

这时候,慢比快好。

如果储备太早,离窗口期太远,那么储存这块地等升值,不如高周转多做几块地。

这个时候,快比慢好。

没有一概而论,如果处于离窗口期太远,你就要控总价,做配套,用渠道,实现快速走量,也带火区域;如果靠近新的窗口期,你就需要提品质、做改善,提前布局等顾客迭代,产品不能穿越周期的话,最倒霉。


#运营算法的一刀切#

很多实体老板哭诉,破产是死于银行的抽贷:

因为中国银行的经营性贷款,都是一年一结,要是你有大布局,新投资要第5年才能回本,也需要每年结贷一次,然后第二年再贷出来。

当你找过桥资金,还了银行的贷款,第二年,银行忽然不贷给你了,破产是必然的。

如果经营贷周期放到3-5年,那么许多企业安全得多。因为连我们的国家计划都5年一次,政府领导都希望当2届,希望有连续性。

毕竟一个新的想法,从落地、孵化到成熟,没有一定的周期无法做到。但是,我们人类以365天为1年,还有元旦、除夕这些重要节点,所以从小学开始,咱们都被教育出了一个边界:

每年做一次计划,每年总结一次。不好的事情当年翻篇,好的事情从头再来。

地产商的运营者,也是这样的边界:追求当年投资、当年回款,考核的是周转率、增长率,都以年度为边界。

如果年度考核周期,不与土地发展周期契合,这就出现了集团年度会上,几个城市总经理尿不到一个壶里:

1)刚好遇到土地周期上升的总经理,快速完成了今年任务。但是得为明年的粮仓发愁。

2)刚好遇到土地进入新周期的总经理,会发现高周转正好使,因为这块地买完,刚好买下一块地,每年增加8%比较稳定。

3)遇到政府透支了土地红利的总经理,要完成年度任务,不得已高价拿地低价卖房,坐在全集团会议上挨批斗。如果这块地晚两年开发,说不定要戴大红花。

4)在土地上升周期里,提前买了几块地的总经理,拥有了长期的粮仓,今年喝茅台,明年还会喝茅台。


#战略不是下指标#

自从财务为大后,公司战略部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运营。

运营做得不带劲的,就是下指标啊!

运营当然很重要,运营是给经营行为划边界的人,资金利用率,周转速度还是很重要。。在目前的基本国情之下,运营的边界需要重新划一下:

在那个城市那个区域,到底是“地贵,还是钱贵”。

要不然,总经理都不够换的。

 

(广告)

#算法-营销超能力#大课。

当边界不同,算法不一样,就如这篇文章谈运营一样:如果你认为钱贵,那么请高周转;如果你认为地贵,那么慢周转。

一切不以边界建立的专业体系,即便是闭环的,但都是“野路子”。

算法大课,重新定义“策略、推广、案场”的边界,建立地产营销人的超能力。

课程详情,请点击:

#建立你的超能力#(4.18算法大课)

 

一家解决问题的地产机构

(实效机构)



4位1体“产品”服务

为楼盘设计生活方式

打造产品强悍竞争力。工作从土地的超级难题(售价+顾客量)开始。打通市场、客研、空间设计、展示四大板块,直接让顾客对生活方式对号入座,确保楼盘的市场竞争力。
横跨4大专业的产品一体化服务,仅有实效机构能够为您提供。特别擅长于解决地王、远郊大盘等超级难题项目。

 



营销指挥官“卖法”服务

让生活方式成为顾客向往

楼盘让顾客动心的,并非容积率、面积、配置和价格等参数。而是楼盘提供的生活方式。17年行业营销成功经验,楼盘在我们眼中,不再是参数的堆砌,而是生活方式的不同。
卖法,将楼盘变为顾客向往的生活方式,
卖法服务楼盘,提高销售效率3-10倍。



广告推广服务

建立楼盘的话语霸权

传统广告服务定位于“包装、调性”,实效金牌式的广告推广服务。旨在建立楼盘的话语霸权,让楼盘的生活方式,成为热点和主流。

-----

联系实效

cdshixiao@163.com


恒达代理_恒达平台登录线路_测速官网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