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测速地址_乐从40亿元新建义务教育学校8所、幼儿园4所,改扩建学校5所

乐从40亿元新建义务教育学校8所、幼儿园4所,改扩建学校5所
乐从发布
广东地理 广东地理
WeChat ID guangdongdili
About Feature 广东城市、交通、地理、人文、村落,重点佛山
Today 收录于话题


以经营城市的概念谋划教育的发展,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城市集聚人才、产业提升提供更好的保障。
1
实施学校建设工程
总投入近40亿(含社会资金)
至2025年,乐从将投入近40亿元(含社会资金),新建义务教育学校8所、公办幼儿园4所,改扩建学校5所,共增加学位近3万个,形成学位充足、布局合理、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学校格局。
◆全方位优化教育布局,加快朗润园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进度,解决优质学位缺乏问题;
◆争取区政府的支持,在佛山新城配建一所公办初中和一所公办小学,解决新城学位不足的问题;
◆荷村配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优化布局。
◆新建3所高端优质民办学校,满足高端教育需求。
◆投入近1个亿,率先启动沙滘中学、桂凤中学生活楼建设,2023年底前完成。完成后,乐从镇将成为全区第一梯队实现初中全寄宿的镇街。
◆启动明德小学、路洲小学、罗沙小学等3所公办学校的扩建工程,同步启动学校提质工程,优化片区学位结构。
2
实施学校设施设备
“更新换代”工程
乐从镇委镇政府5年投入7500万元,对学校的校容校貌、设施设备、信息化等进行改造升级。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一律予以修缮和更换。
2020年底,实现全镇义务教育学校教室(实验室)空调全覆盖。
2021年底前,完成全镇全部C级校舍建筑物的加固改造。
2022年底前完成明德小学、大闸小学、路洲小学、乐从小学的跑道改造问题,实现全镇学校塑胶跑道全覆盖。
2022年底前完成初中理化生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以适应新中考的需要。
2021年全镇每所学校至少建成1个精品录播室,全镇共建10个未来教室。
至2025年,完成所有学校网络升级,实现师生所用计算机的提升。
3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全面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学校发展、教学管理、评价考核机制:中考绩效分配方案、小学绩效分配方案、公办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办法等。
加强镇对教研、科研工作的统筹和指导:
◆面向全省选聘教研室副主任;
◆镇财政每年投入50万元用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和兼职教研员的激励。
深化课堂与课程教学改革:
◆打造课改品牌;
◆建立学科教研基地。
优化教学过程管理:狠抓备课、课堂、监测、反馈各个环节。
◆加大对民办学校在教学方面的扶持,鼓励民办学校优化生源、提升质量。
◆对办学质量连续两年下滑严重或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民办学校,在招生规模、年审方面予以相应处理。
4
实施初中“壮腰”工程
◆2023年底前,实现所有公办初中全住宿管理。
◆全面改善初中办学条件,对门窗、电脑、实验室、运动场全面升级。每所初中至少配一个精品录播室、一个未来教室。
◆采用“大学区招生+对口直升”方式,倒逼初中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竞争力。
◆镇每年投入200万元,扶持2所品牌初中。
◆在招生政策、资金投入、行政力量、队伍配置、教研扶持方面予以倾斜。
◆财政设立初中办学绩效专项资金200万元/年,从初中学校办学质量增值评价、优生培养目标完成率、优质生源保有率等方面予以考核。
成立中考科目命题专家库,加大对新中考的研究,提升全镇中考备考能力和水平。
5
实施小学学区制改革工程
◆将全镇分为东平小学学区、乐从小学学区、罗沙(水藤)学区,推动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学区内重点构建师生尤其是教师交流平台。
◆财政设立每年50万元经费,用于学区工作的开展以及考核激励。
财政每年投入50万元经费,用于奖励获得小学教学质量优胜奖和进步奖、卓越教师、优秀科组、优秀班集体等荣誉的学校和教师。
(乐从是佛山中心城区轨道规划较为密集之处)
6
实施学前教育工程
加大公办普惠幼儿园建设。至2025年底,增加公办幼儿园4所,普惠性幼儿园3所,全镇公办幼儿园占比达56.6%,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83%。
切实做好村居集体办幼儿园的回收工作,到期一所回收一所,办成公办幼儿园。
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扶持力度,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及教师从教津贴制度。
组建专业化的教研团队,建立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以优质园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落实教研责任区工作。
以帮扶结对为突破口,提高薄弱幼儿园办园水平。
7
实施“对标先进”工程
加强教育对外交流。
大力引入顺德一中、华英学校、广州执信中学等区内外名校,以委托管理或联合办学的形式,借助先进教育理念与优质的管理团队,助力乐从镇基础教育发展。
主动对标兄弟学校,进行深度学习。
各学校在对标先进找差距的同时,要制定追赶、超越对标学校的路线图,分年级、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追赶超的目标,实现办学品味、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8
实施校长领航工程
引领校长队伍往更高层次发展。
◆设立名校长津贴。
◆建立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两支干部后备库,举办“乐从教育中青班”。
◆举办校级领导高级研修班,创造校长与高端对话的机会,扩大校长视野、更新理念。
完善校长考核机制。
◆设立专项资金100万元/年用于公办学校校长绩效考核以及校长队伍建设,构建校长工作业绩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激励机制。
◆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校长聘任机制。

9
实施“小城大匠”工程
着力培养造就一批视野开阔、政治素质过硬、有理想情怀、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能工巧匠”。
构建完备的优秀人才体系。
◆构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教育家的教师成长梯队。
◆为中青年教师铺路,加速成长;为骨干教师搭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名教师架梯,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大力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对于顺德区认定的教育系统四类及以上人才以及获得省优秀教师(班主任、教育工作者)称号的教师,镇财政给予每月2000-5000元不等的高层次人才津贴。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针对不同团队的不同特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形式、体验式分类培训。
构建教师队伍拼搏文化。
搭建教师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科学合理地利用激励政策,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竞争。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实施师德问题报告和师德监督制度,落实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10
全面育人工程
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
◆推动全镇各学校校园视频监控联网,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整治工作。
◆从2020年底开始,凡具备条件的学校,饭堂承包合同到期后收回,由学校自营。
创新德育工作。
◆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养成教育、新形势下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规则意识、法制观念、公民意识教育。
◆注重学生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德育体验实践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校本化。
高度重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落实阳光体育一小时政策。对学生体质健康连续两年下降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不能评为“先进学校”。
◆打造一批美育特色课程,创评两所市级艺术教育特色校。
拓展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增强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体验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