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线路_别看,吃就对了

http://uuufun.com

别看,吃就对了

广东发布 广东发布

Weixin ID gdfabu0710

About Feature 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


Today 收录于话题

“这蟹肉既饱满又鲜甜!”一盘炒蟹被端上桌,从湖北武汉远道而来的食客徐小姐赞不绝口。

杀蟹、热锅、焯水、翻炒……一道道工序,与姜葱炒蟹浓浓的鲜味融为一体。“80后”粤菜师傅陈达江,就是这一“潮汕味道”的缔造者。

到汕头,一定要尝牛肉丸、卤水、海鲜、沙茶干粿……而到南澳,仅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品尝海鲜。以海鲜为食材、以精细闻名的潮菜,其底蕴实际上是乡土。

美食之于陈达江,三分乡愁,七分抱负。潮菜烹饪专业出身的他,一直有个愿望:将南澳海鲜这个大自然的独特馈赠,与外出所学的潮菜厨艺紧紧相连、回报家乡。

旅游热催生新希望。凭着过人的厨艺,陈达江从上海返回家乡汕头南澳县开办的海鲜大排档,迅速成为“网红店”。舌尖上的美食,让陈达江一家过上了小康生活。

粤菜师傅陈达江,在南澳当地成了励志的代名词。


一座桥,改变人生路

金秋时节,天空一碧如洗,一座大桥横跨于汕头市外海水域。

2015年1月1日,远在上海的陈达江听到南澳大桥通车的消息,内心异常兴奋。对于1985年出生的他来说,这一天,整整等了30年。

在土生土长的陈达江印象里,自记事起到出岛读书前,岛外的世界颇为陌生。大桥通车前,轮渡是进出岛的唯一交通工具,每小时对开一班,遇上台风天,可能停航几小时甚至数天。

大桥通车后的数日内,陈达江做了一个令不少人意外的决定——回南澳开大排档。当时,练得一身好厨艺的陈达江,已是上海潮府馆负责炒锅的厨房主管,还先后代表“粤菜”参加上海世博会和韩国丽水世博会的潮菜厨艺交流与展示。

一直在外打拼的他,自认为过得还不错。但回乡的念头,一直缠绕心间。他说,大桥一通,人流量增多,旅游一定旺,是时候回去了。

外出12年,陈达江对南澳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自己村子旁边就是包裹着美丽沙滩的青澳湾,附近海域鱼虾贝藻类海鲜品种非常多。陌生的是,随着大桥开通,游客大量涌入,岛内的大排档竞争日益激烈,让他短时间无所适从。

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通过南澳大桥进出南澳岛的车辆约200万台次,进岛游客达455.6万人次。一年前,只有94.3万人次。游客数呈井喷式增长。

陈达江唯一的优势,就是自家的自建房刚好位于336省道环岛路旁。

2008年靠他务工攒下的钱,家里已经建了两层小楼。把居家楼房改造成临街铺面,加上亲朋好友筹集的创业金,“达江海鲜大排档”开张了。

大排档经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没熟客、没货源。“一开始,大厅摆了4桌,门前摆了6桌,旺季的时候人都坐不满。慢慢做,做口碑。”陈达江说。

道路四通八达,进岛游客在逐年剧增。从汕头市区沿着东海岸大道行驶至澄海莱芜片区,直达南澳大桥。进岛后则有环岛公路,一路吹着清爽的海风,看着海浪轻拍岸礁,游客可以畅达岛上各个角落。

下南澳大桥后,沿着环岛公路有南线、北线两个旅游路径,达江海鲜大排档正好是南北线的交接点。“是中点位置,但不是中心,位置最差。其他大排档满座了,游客才会找过来。平时基本没人注意到我这家店。”谈起创业之初的困难,陈达江轻描淡写。

家乡味,赢得好口碑

大排档,意味着“地道”。

回乡后,陈达江的“拿手好菜”,在南澳当地显得水土不服。“大排档跟大酒楼不一样,高档菜不适合大排档。”他说道。

南澳当地的大排档,因海而兴,食材以海鲜为主,菜式基本上是现点现杀的海味热菜。与潮菜酒楼相比,大排档的小吃、甜汤、卤菜、凉菜较少,摆盘不用那么精致。陈达江说,自己在高档酒楼做过厨师,沿用酒楼的菜品把控标准,做菜都会挑当季新鲜的食材。

真正的美味,其实很简单。像南澳当地最出名的“手钓鱿鱼”,每年7、8月份才有。这个季节,陈达江每天下午3点左右要赶上归港的小渔船拿货。这时的鱿鱼刚上水,又没有混过冰水,回到店里还闪闪发光,白灼起来很脆、很鲜甜。

达江海鲜大排档的海鲜,大部分来自12公里外的云澳渔港。每天晚上,渔民驾着渔船从这里出海,清晨五六点回港。为了第一时间拿到新鲜食材,陈达江都会掐准渔船返港的时间,提前在那里守候。

“现在蟹、虾、白鲳鱼、金鲳鱼最当季,接下来还有五笋鱼。”站在岸上,陈达江脱口而出。

转瞬即逝的“鲜活”,来之不易。距大排档十来分钟车程的云澳渔港,为保证食材鲜度提供了可能。陈达江说,旅游旺季的海鲜很抢手,需要提前预订,要不很快断货。碰上风浪大的时候,渔船出不了港,也会没有野生濑尿虾和蟹供应。

做惯了高档菜的陈达江,开始琢磨变着花样做新菜。

本地特色菜“南澳海胆炒饭”,是每家大排档的主食必点。陈达江对自家的这道菜很执着,一点点改良口感和味道。“炒饭中的紫菜干涩,米饭就不能颗粒感太重,要绵软适口,加上新鲜上水的海胆,才能有最佳口感。”陈达江解释道。

蒜香鲜鱿、姜葱炒蟹、美极虾、秘制脆肉排、海胆蒸蛋……一道道改良的海鲜美味,在光顾过达江海鲜大排档的游客中口口相传。

名声开了,回头客来了。如今的大排档里里外外摆满了16张餐桌,旺季时候每天每桌至少招待3批客人。“2015年开业的时候我们一天营业额只有几千块钱,到现在我们营业额一天最高能做到3万多块钱。晚上忙到两三点睡觉很正常。”陈达江笑着说。

传帮带,同唱“致富曲”

在陈达江看来,五年间岛上居民收获两个“不愁”。

第一个“不愁”,是旅游业兴旺带来了许多就业岗位,居民不愁在家门口找不到工作。他所在的青澳湾镇后窑村,一些村民开起了大排档或民宿,而更多村民在这些地方实现就业。

第二个“不愁”,是大桥没通之前,渔获的销路并不像现在这么好,渔民手里的海鲜需要运到岛外卖。现在不愁销路,还能卖得比以前好。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慕名来达江海鲜大排档寻味的游客络绎不绝,大排档的营业额再创新高。

陈达江说,国庆、春节和暑假属于旺季,常常忙不过来,店里要额外雇多十二三个人帮忙。本村的人手招不够数,还需要到周边去雇临工。这次双节期间,4个固定工,2个实习厨师和10来个临工,才算挺过来。

“岛上各种设施日益齐全,游客越来越多,整体经济起来了,我们宣传美食也越来越有劲。”陈达江对潮菜的执着钻研,源于他的求学经历。

去年1月,母校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在达江海鲜大排档设立了省内首个“粤菜师傅”乡村技师工作站。毕业于该校潮菜烹饪专业的陈达江,更加痴迷地投入到潮汕乡村本土特色菜式的挖掘、改良、研发和乡厨培训中。

陈少俊是达江海鲜大排档的常客,经常来与陈达江切磋交流厨艺,他的身份是粤东技师学院国家级烹调(粤菜师傅)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大师。他表示,希望通过“粤菜师傅”工程加强对南澳乡村厨师的技能培训,结合当地新鲜、原生态食材加强创新,打造属于南澳的美食名片。

“像这样的自然条件优势,广东别的地方都没有,只有南澳有。”陈达江除了研发乡土特色菜式,还是母校的校外实习指导老师。目前在店里实习的阿彬和阿凯,都来自潮菜烹饪专业。

在陈达江的“传帮带”之下,阿彬对厨师职业充满了热情。“师傅不光教会我做菜的技巧,还与我分享返乡创业的心得体会。等积累了一些经验,我就回老家揭阳惠来县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大排档。”他说。


两年前,陈达江把原本两层的楼房加盖到四层半,办起了民宿。楼下大排档、楼上民宿,有吃有住,生意更加红火。

南澳的生活、南澳的样子,在陈达江眼里可谓“一年一变”。五年间,他的出行方式,从单车出行到摩托车代步,如今又换上了小轿车。

“舌尖上的小康路,越过越有奔头。”陈达江感慨。

*微信改版后,好多人都说找不到广仔了,为了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把广仔设为“星标”吧~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来源:南方+客户端
编辑:陈茜
校对:梁飞飞


恒达代理_恒达平台登录线路_测速官网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