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测速登_知识城扩至232平方公里,37号线+赣广高铁+单项目投367亿
知识城扩至232平方公里,37号线+赣广高铁+单项目投367亿
理师兄
广东地理 广东地理
Weixin ID guangdongdili
About Feature 广东城市、交通、地理,重点佛山
2021-12-30 08:51
收录于话题 #广州
57个
刚印发,沪广通道经过知识城,主要指赣广高铁、广河高速公路。
2020年GDP250亿元,2025年目标1000亿元;202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仅115.8亿元,2025年目标2000亿元;争取把知识城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片区提质扩容范畴,构筑起广州市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知识城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铁路/市域快轨+地铁+有轨电车+公交)。
镇龙客运枢纽(城际+地铁+有轨电车+公交+长途客运站)。
马头庄客运枢纽(城际+地铁+有轨电车+公交);佛塱村客运枢纽(城际+公交);平岗客运枢纽(城际+公交)。
广州地铁37号线
设有长平、知识城、佛塱站,长平与地铁21号线交会,知识城与地铁14号线支线交会,佛塱站与穗莞深城际交会。
从大格局看,知识城地位比从化高很多,因为土地可开发空间超100平方公里,所以广河高铁、广中珠澳高铁、穗莞深城际、深莞增城际及3条地铁引入。
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
在中国综合型的旗舰型项目为目标,研究方向优先但不限于智慧城市、信息与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长期性、战略性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提供示范。
黄埔大学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
共同作为办学主体,并与若干新型研发机构、高科技企业共建,以“创新创业”为核心定位,研发原创技术、培育新兴产业、培育创新人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共建,引进院士、杰青等人才团队,培养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专业高端人才,研究生规模超过2000人,构建全国顶尖的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助力知识城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合作共建,充分发挥广外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外语研究、涉外知识产权、国际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等方面优势,培养外国语言文学、法学专业高水平国际化人才。
广州大学
合作共建,依托方滨兴、张景中、杜彦良、郑志明、叶思宇院士及其团队,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与区块链、信息与通信工程等4大优势学科研究。将知识城打造为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与区块链、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字经济、5G应用等领域的全链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黄埔高等研究院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
Witold Pedrycz院士领衔的核心团队,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可信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对抗、精准智能创新研究与重点项目公关,打造国内首个自主可控区块链底层平台、首个区块链跨境贸易平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合作共建,集标识顶级节点、域名根镜像、区块链超级节点三大基础设施及国家级培训基地、展示中心为一体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运营中心,落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启动建设,围绕粤港澳环境污染防治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推动科技攻关、关键装备研发、产业孵化,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区域生态环境智慧决策平台,服务全省和区域生态环境管理科学决策和环境应急联合调度。
中山大学
肿瘤防治中心的肿瘤相关基因与抗肿瘤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通过整合优势力量、凝炼、拓展研究方向组建而成,开展肿瘤预测、预防、分子诊断与精准治疗等研究。力争在恶性肿瘤防治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肿瘤学研究基地。
知识城空间规划体系是打造“一核两心,两轴多园”的发展格局。一核:环九龙湖总部核心经济带;两心:枫下副中心、新龙副中心;多园,指的是以下园区。
规划面积约3.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医学检验、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精准医疗和医药研发服务。
规划面积约
6.6平方公里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核心,重点发展智能芯片研发设计、新材料研发生产、新能源研发生产等三大主导产业。
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围绕中新国际科技创新高端产业园区定位,导入新加坡知识产权、教育、科技研发、金融创新等优质资源。
位于长岭街道,新纳入,规划面积约0.4平方公里。依托广汕公路科创走廊和长岭之门创新商圈,对接科学城和知识城科研产业资源,结合长岭居高端人才服务片区功能。
规划面积约
3.5平方公里
。围绕知识经济转化链条打造一批研发转化、技术孵化、培训交流平台。
规划面积约1.1平方公里,按照“一区四园”模式分阶段开发,重点建设纳米智能技术科技园、纳米生命与健康技术科技园、纳米创新能源与环境科技园、纳米超级复合材料科技园四大园区。
规划面积约1.8平方公里。围绕汇聚知识型人才、发展知识型经济的目标,布局14所研究院校,集聚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等高端人才,打造辐射湾区的创新人才基地与科教研发中心。
规划面积约1.3平方公里。引入体外诊断、生物医药、生物检测等先进生物技术。
规划面积约3.5平方公里。围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及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以小鹏汽车为核心。
规划面积约2.1平方公里。打造成高性能医疗器械及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科技创新的引领园区和大健康产业孵化基地。
规划面积约3.5平方公里。布局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
项目占地1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2万平方米,总投资31亿元,主要生产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和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等产品。其中,百泽安是百济神州自研药物,已纳入医保并开展商业化生产;百悦泽是首个成功出海全球市场的抗肿瘤药物,具备全球同类最佳药物潜力,正在开展临床试验。
项目占地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投资32.6亿元,计划2025年竣工,将形成涵盖新药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建成诺诚健华全国唯一的大型新药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
项目占地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7亿元,是瑞士龙沙集团在华投资兴建的首个哺乳动物生物技术生产工厂,项目将采用GE全球领先的模块化生物制药整体解决方案KUBio,致力于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从临床前开发到上市生产的完整解决方案。
项目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计划2022年竣工,主要建设智能化、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的生物医药(抗肿瘤单抗药物)产业化基地。
项目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计划2022年竣工,将引进绿叶生命科学集团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技术,从研发、中试、临床试验到生产销售,完成绿叶生命科学集团在华南地区的全产业链建设,打造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项目占地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总投资11亿元,是全球首创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双特性抗体新药的研发、中试和商业化生产基地。
项目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计划2021年竣工,将建设抗体新药商业化生产基地,专注于创新型单克隆抗体新药的研发、中试和生产。
项目占地6.5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计划2022年竣工,将打造集生物医药学术交流、研究孵化、办公、商业配套等业态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并作为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首个商业办公配套项目,为园内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舒适、方便、实用的商务环境,打造价值创新园优越的营商氛围,提升价值创新园品牌价值。
项目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总投资额10亿元,将以新冠疫苗为核心,重点引进核酸疫苗、重组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中和抗体等国际先进创新项目,为疫苗创新企业打造高标准的产业化载体,助推新型疫苗产品高效生产及上市。
项目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总投资10.5亿元,计划2021年竣工,规划建设公司研发中心、企业总部和生产基地及相关配套,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的优势及强大资源优势,树立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项目运营管理新标杆。
项目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总投资11亿元,建设生产及研发基地,主要专注于治疗肾衰的血液透析和血液净化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项目占地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367亿元,三期建设全部完成投产后,将实现月产近
8万片12英寸
晶圆的高端模拟芯片制造产能规模,满足大湾区制造业的功率分立器件、电源管理芯片、混合信号芯片、图像传感器、射频芯片、微控制单元等芯片需求。
项目占地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总投资30.7亿元,计划2022年竣工,打造中国本土化高端、纯商业光掩模公司,填补半导体产业链空白,为广东省成为中国集成电路的第三极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计划2022年竣工,将建设微处理芯片封装载板研发和生产总部,产品具有技术领先性,将打破外资企业对载板板材市场的垄断,弥补国内市场的空白。
项目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主要用于28纳米及以下的检测设备研发和生产,对满足国内集成电路检测设备的需求、解决国内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卡脖子问题有重要作用。
项目占地1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3万平方米,总投资60亿元,计划2022年竣工,将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建设封装基板生产线,建成后可实现国内FC-BGA基板“零”的突破,填补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空白,实现全产业链的自主化突围。
项目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总投资10.29亿元,计划2022年竣工,主要进行小鹏汽车研发测试,重点建设建筑内容包括新能源汽车试验室、自动驾驶试验室、研发大楼、试制车间、试车跑道等项目,网约车出行平台全国运营总部也将落户本项目。
项目占地约37.55万平方米,总投资40亿元,计划2022年竣工,主要建设汽车工厂,包含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生产准备车间,生产小鹏汽车旗下新款、先进、高端车型,最终在广州开发区形成涵盖总部投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综合性总部。
项目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总投资102.2亿元,计划2022年竣工,主要建设工艺厂房、联合站房、辅房、成品仓库等电池研发及生产基地,产品为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产能约8GWh。
项目占地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总投资93亿元,计划2022年竣工,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冲焊涂总四大工艺车间、Pack车间、试制车间等生产新能源汽车必需的厂房设施。二期工程主要包括电机电控车间、分装车间、铝制车身车间、冲焊小件车间、物流中心、生产管理中心和办公大楼。
项目将在知识城核心区域、道路规模化布设支持高等级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车辆的V2X智能设备,面向群众提供自动驾驶MaaS出行服务,构建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的数字底座,有效地助力黄埔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示范高地。
项目占地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37亿元,主要开展电信技术研发、创新孵化以及云计算等业务,力争在信息产业领域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创新人才,形成立足广东、聚焦南方、辐射全国的创新孵化平台,最终实现中国电信资金、网络、技术、人才等资源与政府科技创新环境和社会资本的高效整合对接。
项目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9万平方米,总投资33亿元,达产产值47亿元,是集研发、生产、孵化、运营为一体的互联网重要创新基地,将建设5G华南区核心机房,建设联通华南地区最大的云计算及数据中心,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互联网提供新动能,成为承接5G网络、人工智能、云数据、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5G创新应用的重要载体。
项目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规划为中国移动5G网络华南大区节点,助力广州打造全国领先的5G网络。
项目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1万平方米,总投资17亿元,计划2022年竣工,以“领先的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作为战略方向,紧跟行业、技术发展大势,加大研发投入,深入拓展生物识别、智能视频、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项目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将以产业孵化为主,通过引入集成电路芯片、区块链、虚拟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互联网及软件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孵化导向,为企业提供办公研发生产居住一体化园区和伴随式孵化服务。
项目用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投资总额43.9亿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的融合发展,实现新一代显示技术、纳米光电器件、纳米机电系统、纳米器件神经电路等技术产业化,开展纳米光电磁器件、纳米传感器、纳米机电系统、智能超级测量技术、人工智能相关的纳米器件与设备的研发。
项目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总投资12.3亿元,建设芯片自主开发与中试验证中心,打造集“自主EDA-设计-制造-封装”一体化的超IDM全产业链条园区,为全球射频通信企业提供滤波器芯片研发支持与转化生产的技术服务。
项目占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总投资70亿元,计划2021年竣工,建设集智能家电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供应链管理于一体的智能产业创新基地,这将是中国生产规模最大和技术最先进的智能电视制造园区。
项目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引进高端表面纳米技术处理设备、自动化设备等建设世界最先进的视光学产品生产线;引进卡尔蔡司集团的最新技术,生产高端订制视光学产品眼科器具。
项目用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4.3亿元,主要为研发、加工制造并销售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从事产品批发、进出口、佣金代理及转口贸易相关业务,提供同类产品相关技术及咨询服务和研发服务。
项目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1.27亿元,主要从事研究和开发激光、压电打印喷头技术、机械设备技术,生产打印设备及零配件,销售本企业产品,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售后服务。
项目占地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计划2023年竣工,重点建设工业4.0智能主控板卡生产基地、智能交互整机生产基地、显控产品中试研究中心、用于电子显示类产品的新材料及新工艺研究中心。
项目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9万平方米,总投资
50亿元
,计划2024年竣工,塔楼核心由公共空间组成,形成贯穿塔楼的社区脊柱空间,可容纳14.5万人办公,将建设成为九龙湖核心地标建筑。
项目占地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38万平方米
,计划投资
69亿元
,着力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媒体合作、科技金融投资、电竞产业开发、城市治理智库”等五大板块,建设大湾区智慧文化产业新地标。
项目占地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7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
31.7亿元
,将立足生物医药、高新科技行业,着力打造“生物制药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生物医药企业总部、高端医疗器械企业总部、高端医疗服务集群、高品质活力商业办公区”等五大板块,建设大湾区生物医药、高新科技产业新地标。
项目占地1.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12万平方米,投资总额为
20亿元
,高塔为6万平方米的总部办公空间,主要承接领事驻点服务、葡语国家企业总部办公、葡语文化馆等功能;低塔以高品质酒店和会议为主,为高端会议、企业交流提供品质配套空间。
项目占地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投资总额为27.2亿元,建成后将承办国际性的高端会议论坛。
项目占地5.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07万平方米,总投资14.34亿元,定位为政务核心圈、商务服务器,结合社会服务、政务职能、金融办公三大平台,建成三位一体的政商中心,形成集聚效应。
项目占地1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7万平方米,总投资91亿元,计划2025年竣工,将通过国际创新聚能、知识技术创研、综合配套服务三大平台,满足优质办公环境、智慧共享型园区服务、一体化商业服务配套、成长型企业孵化加速、产业技术研发、产品展示体验等六大功能需求。
项目占地7.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总投资52.6亿元,建设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核心商务商业圈,为生物医药、智能芯片等高新产业提供相关配套服务。
-
买房地图南海篇
-
买房地图顺德篇
-
买房禅城三水高明
-
国家发改委表扬佛山14项做法
-
佛山十大潮玩地
-
佛山交通成绩单发布
-
广州28号线研究延至乐从、黄江
-
佛山新城,三龙湾暴风眼
-
南海未来15年发展格局
-
佛山2号线买房技巧
-
佛山3号线顺德港站疑云
-
佛山4号线,换乘之王
-
佛山11号线推动大良崛起
-
广州18号线开通,南沙崛起
-
广州22号线串联两大枢纽
-
广州25号线规划
-
广州28号线最新规划
-
广东省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
-
佛山下轮地铁电车规划
-
广佛环线价值没那么高
-
广东高铁通道 湾区内设7站
-
澜石港拆了
-
石湾渔村大改造,拆棚屋
-
禅城焕发活力的三个工作
-
佛山2021年卖出10几万套房
-
西樵四大千亩项目
-
佛北战略新兴产业园解读
-
常龙城际和28号线调整对接
-
佛山轨道六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