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 经济增速放缓叠加疫情影响,且看中山如何应对……_恒达测速官网客服

中山市副市长雷岳龙认为,中山目前经济运行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问题。
在工业里面,风电、光电、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的发展态势良好,具备新旧动能转换比较强的产业基础。
另外,中山的电气机械、快消品、消费类电子的行业和相关的产业集群,产业链目前还是非常完整。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渗透和推进,它的生产效率和组织效率在进一步地提升,同时集群里面的龙头骨干企业也在稳步发展。
接下来,中山将每周评估,动态调整,加快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二是加强重点场所、重点群体防控工作,认真做好对居家隔离人员和重点群体的跟踪监测,加强对写字楼、商场、月子中心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以及养老院、福利院、看守所等特殊场所的防控工作。
三是全力做好患者救治,科学合理调配精干力量和各类医疗资源,中西医结合,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治愈率。
此外,企业员工返程问题重点解决。
中山正加强与省内外劳务合作、东西部劳务扶贫对接、联系中介机构外出招聘,派出了专项工作组赴桂、湘、赣、豫、滇等劳务输出大省接工招工。
节前全市用工规模约212万人,截至25日,已返岗员工130.9万人,到岗率61.7%。
落实落细稳企安商20条,重点关注中小微企业,尤其是资金链,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中山计划加强推进正在进行的以土地和产业投资体系为重点的要素配置体制和机制改革工作;
加快光子中心、超低温、生物医药、重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创新平台的建设;
加快推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建设,通过投资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中山会为大湾区的建设贡献我们中山应有的力量。
”
首先是调整领导分工。
在市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由一位市委常委统筹防控组工作,再由五位市领导分线作战,并根据指引细化各自分工。
其次,加大了大数据特别是“粤省事”和“粤康码”的综合运用。
对人员流动进行精准研判,对村社区、厂企、商超、餐饮、市场等生产单元、公共场所,按照指引细则精细化管理。
第三,更加注重增强公民自我防护的意识。
随着大量返城人员到来,个体之间接触将大大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因而加剧,每一位市民作为每一个“神经末梢”,他的自我防护意识必须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这对于我们最后战胜疫情至关重要。
这也给城市之间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珠海、中山、江门三市此前已建立传染病应急响应状态下的信息互通和协同联动工作机制,要加大信息适时的共享,联合开展疫情的研判和风险评估;
其次依托“粤省事”、“粤康码”平台,引导返回人员自主申报,制定互相通行、互认的机制,解决好跨区域通行问题;
还要健全跨区域的协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产、学、研的合作,推动医疗诊治方案共享和危重病人会诊,推进跨区域疫情防控联合科技的攻关,推动跨区域医护人员、防疫物资等相互高效组织和调配。
据统计,中山跨市的公交线路有21条,其中到珠海的是12条,到顺德是6条。
前一段时间因为疫情的需要,已经暂时停运了。
接下来将有序地恢复跨市线路的运营,目前已恢复了到珠海的8条线路。
对此,中山市发改局党组书记黎炳盛表示,重点项目作为龙头牵引,确实是全年稳投资、稳增长的重中之重,中山也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复工复产的一项工作任务来抓。
黎炳盛介绍,中山一是加强项目的防疫管理指导,协调提供300多亩土地用于建立临时员工集中住宿区,将员工集中区纳入社区的网格化管理。
二是及时向项目方协助支持提供一批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或者协调防疫物资的购买渠道。
三是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方石材供应的问题,提供了80亩配套用地作为项目建设的配套用地,免租三年提供办公场所,为项目建设创造便利的条件。
现阶段伶仃洋大桥、东西人工岛、沉管隧道等控制性的工程已经全部复工。
截止到昨天,项目复工人数已经超过4000人,预计2月底可以全线复工。
此外,全力以赴加强物资的保障和支持,包括防疫物资、物料、原材料、运输等问题。
政府如何支持这些企业复工复产?
此外,还实打实地出台“稳企安商20条”政策措施,包括了减轻企业的负担,比如说租用市政两级国有、公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类、资产类的土地、物业来经营的这些非公有制的经济体。
包括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对他们的租金实行一定的减免。
另外,也鼓励社会主体来减轻租金的负担。
通过按规定,我们通过税收优惠、费用优惠等方式来予以支持。
充分发挥助保贷、科技贷的作用,来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
建立信用修复通道,出具一些不可抗力的事实证明等来修复信用;
强化对企业的保障,比如说资金拨付,跟企业相关的资金,3月底之前确保提前拨付到位30%以上。
据初步估算,落实“稳企安商20条”,市一级的投入要达到30亿元以上。
除了市里面,各个镇区也出台了很多政策。
比如说火炬开发区投入财政资金3个亿,撬动50个亿的企业抗疫贷,小榄镇拿出1个亿,来补贴支持企业减租和用工补贴,中山上下形成了一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强力合力。
”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超刚介绍,本周中山呈现返岗“小高峰”。
节前中山用工规模约212万人,到25日,返岗员工130.9万人,到岗率61.7%,目前中山待返回的员工还有接近60万。
预计月底,中山可新增返回13万人左右,届时到岗率可接近七成,短暂性缺工现象将初步缓解。
在稳企安商20条中,涉及稳岗就业资金7.6亿元。
提前复工复产的抗疫企业,员工每人补贴1000元;
重点企业或帮助企业招聘员工的劳务中介公司,每新招1名员工,给予500元的补贴;
重点企业2月28日前复工复产的,返岗员工每人可以领到300元的补贴。
部分企业自身也推出员工补贴,每名员工补贴100-300元。
“这样叠加起来,符合条件的员工最高可得到2000元的补贴。
”王超刚说。
并搭建“中山市企业用工对接平台”,向未返回人员发出外呼和短信,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和奖补政策;
实施重点企业“一对一”专项用工服务。
中山就协助中山长虹电器有限公司,组织“粤川专列”将长虹集团绵阳基地600多名员工转移到中山,实现用工余缺调剂、“省际共享”。
同时成立了省内首个劳务派遣公司联盟。
“推出了很多惠企的服务在一周之内就保障了员工73000多人返岗。
”他说,同时扩大网络招聘、强化网络招聘实效,提供网上招聘岗位22万多个,已经达成就业意向5.7万多人。
商场暂停母婴室、儿童游乐场、室内娱乐场所服务;
无法暂时关闭的,必须对全部公共设施进行消毒后开放。
(详情戳>>理发店可以营业了!
看电影还要再等等!
广东商业服务区复市指引来了
)
此外,为了严格规范、精准高效做好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有效减少聚集性病例发生,广东还实行流行病学调查分区分级指导工作。
具体而言,一是要求各地成立市县联动流调小组,分组分区包干,突出防控重点,特别要指导企业、工厂、写字楼、养老院、月子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单位做好日常健康管理和疫情应急处置,全力防范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二是明确实行省级专家分组包干指导模式,将全省划分为6个片区,省级专家分片包干,提高流行病学调查质量,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强化省级统筹,各地市的人员密集场所发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后,省市两级专家指导组第一时间下沉现场,确保复杂重点现场的流行病学调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