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线路_假装以历史高度,读开发商的“3条红线”
假装以历史高度,读开发商的“3条红线”
Original
实效吴昊
观念研究院 观念研究院
WeChat ID cdshixiao
About Feature 地产营销和产品解决方案的实力派
Today
有些事经历过了,才知道是百年不遇;有些年头走完回头看,才知道叫历史转折期。
观念研究院的一贯定位,是研究行业里的微观世界;宏观的基本不碰,但是开发商的“三条红线”这件事,是规则的重新设定,所以激发了表达观念的欲望。如有缪判,请保持微笑。
限购开发商的政策
三条红线的具体内容,前几天很多文章写过,可以自行百度,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试点房企被分为“红、橙、黄、绿”四个档,后果是啥呢,就是不能增加有息类负债。当然开发商借钱来不是为了生产:工程是施工方垫资,员工的薪水可以拿跟投金来发。负债,当然是为了投资。
所以三条红线政策,表面上是限贷,实际上是对开发商的限购:不准高负债的购房人买房,和不准高负债的开发商买地,本质相通。
这貌似是第一次对开发商的正面“限购”政策,我个人判断,也是历史转折期的政策。
2
对行业游戏规则的精准制导打击
过去15年的地产生产特征,简单归纳一下关键词:大规模、高周转、低利润。游戏规则如此,如果你不跟上,就会被行业淘汰。
这三个关键词背后的母体规则,叫做“高杠杆”。
前些年,水库论坛上那些“刷卡族”,秀的是如何利用1套自有房子,加上多家银行的信用卡,利用杠杆,玩转5套房的故事。他们的算账模型很简单,1套100㎡的全款房,压力很小,变成5套500㎡的房子,虽然负债很高,但是如果房价上涨1万,我有5套房的就获利500万,而你只有1套房的只能获利100万。后来搞得很多人吃不起饭,被各家银行精准制导打击。
嗯,浓眉大眼的开发商,也是这么玩的。
玩就玩吧,你悄悄发大财就好。但是玩得好的不甘于只赚钱,他还写书,制造了大量的跟进者。现在家家都这么玩。
但最终,房地产占用社会资金的资源量大,他也小不了啊。
这就让人受不了啦,如果所有的钱,都进入房地产,那其它行业还干什么。你看,中信银行的行长就栽了!
公示中,排第一条的就是“限制、压制制造业贷款”,那么,他鼓励、放纵的贷款行业是什么呢,公告上没说,只说了他“毫无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
“三条红线”,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精准制导:
想一想,如果“高杠杆”这个母亲病危,那么,大规模、高周转这些孩子还能有奶水喝么?
苦命的孩子死了娘,扔谁家里,都是历史转折期。
对开发商限购,对行业的影响是什么?
我一直对玩大数据的同学说,不要迷恋数据,没有正确的算法,大数据就是垃圾。就如你收集100万片树叶飘落的数据,未必能得出“万有引力”的结论。
所以,比数据更重要的是模型。模型即算法、规律、定理,如果模型错误,那么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错误的。
就对开发商限购这事,有两种“算法”:
一种算法是供需规律。
买房人需求大,但是许多开发商没法高周转了,拿地减少,则供应量下降,那么房价必涨。
第二种算法,是传导规律:
这几年的房价暴涨,并不是供需关系作祟。而是高周转需要土地的开发商太多,导致土地成本暴涨,作为重要的成本上涨传达到二级市场,观望的买房人一看:今年不买房,明年泪两行。于是瞬间产生了很多需求,每年涨幅都超过国家红线的5%。
和10年前相比,目前的买房人呈现:低龄化、理财化的趋势相当明显,都怕地价继续上涨后,将来的房价受不了,22岁爹妈就掏钱买了;理财化的特点是,地价不断涨,所以房价必涨。
限购开发商之后,土地市场就不会出现50家开发商抢一块地,可能是5、6家拍一块地,“疯子”的比例大幅度减少,土地的涨幅就不会那么快,房价嘛,可以参考一下我国成品油价和国际原油价的波动关系。
我个人赞同第二种算法,第一种算法,是商学院的逻辑;第二种算法,才是生态链的逻辑。
一切秘密都是公开的,加密的是“领域生态链”,不在那个链条中,随便讲得多生动,信息还是被加密。
开发商的商业模型,需要重新建立
前文讲到行业的第三个特点,叫“低利润”。
指的是一套房子,开发商成本价和销售价之间的利润,已经降到了5%,2%,乃至0%。嗯,行销收个4%的点子,有可能都比开发商赚的多。
这是给业外人士算的帐。业内人士的账本,分两块利润:
一是开发利润,也即成本和售价差;二是金融利润,不会低于8%。
有时候,金融利润,会改名叫“资金成本”。这个怎么理解呢,比如集团借钱给分公司,收入就是金融利润,而分公司要还这个利息,就叫“资金成本”。如果是集团自有资金呢,这笔利息也算投资收入,如果集团是融的资,这笔钱就给别人了。
业内爱说,房地产是金融业,开发商为资本家打工,而且比较扑朔迷离,有时候开发商是开发商,资本家是资本家,有时候开发商就是资本家,资本家就是开发商。
资本家的属性被放到开发商前面,开发商是打工仔,是无论哪种情况之下,金融家的回报,都是“优先股”:
项目回报,优先保证资本家的利益,如还款和利润。
有许多项目,明明是很赚钱的。但是一算账亏了,因为做了3-5年,动作慢了,每年15%的资金成本,已经吞噬了所有的账面利润。
所以又有了两种模型,对比一下,很有意思:
一种是确保资本利益的周转模型,也即现行主要模型:
资金成本一直是秘密,有低到2.8%的,也有高到20%的,视企业的体制和能力。我们假设是10%。其实也不可怕,10年才翻倍,10年内,土地都可能翻了2-3倍,还是很赚钱。
有很多老大哥,钱没地方放,就买块地放着,也是一种巨富的理财方案。
但是开发商的团队不行,在他们心理,是资金成本是“优先股”,必须按质按量的回款本金和利润。很多人不太理解边界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但是应该听说过李善友的“第一性原理”。
资本的10%利润和还款时间是既定的,要优先保证,在市场很着急的时候,操盘手不得不打折回款,乃至当期低于成本,进行项目总体平衡,上一期赚了5%,这一期亏3%走货,整体利润2%。
当然,这只是操盘手的应急处理,如果后期公司又要利润了,那就不得不在成本上减少,出现各种交房事故。
第二种模型,即资本利润劣后型。
你看这个标题,都是“资本家”不能接受的。金融投资不就是为了利息么?
有老大哥说,每年资金回报必须10%,否则不买地。帐可以这么算,也不能这么算,因为不投资开发,你这笔钱投资什么呢?农业、股市、餐饮,还是其它更好选择。
如果是自有资本,利息劣后,比如每年2%,貌似吃亏了。但是操盘手的心理边界改变,他可以从容的根据市场和产品,追求开发利润最大化。比如达到10-15%。要知道,资本利息的2%,和开发利润的10%,两者的分母不一样。
除了完全融资去冲规模的开发商外,自有资金量大的开发商,资本回报率和开发回报率,都是肉在自己锅里的算账模式而已。
但是,公司可以任意选择两种中的一种,所有的回报都归公司。但是,任何一种对于团队来说,都是两个世界,游戏规则不一样。
开发生产链的两个世界
我在《人的痛苦》里,提出过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个人微观时空”,这是个很重要的分析法,但是也很难懂。
每个人都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个人微观时空”里:边界塑造了时空,时空诞生了画面,画面产生观念,观念指导行为,行为固化边界。个人世界可以周而复始的循环,直到边界被重塑,或者闯入性的画面改变了观念,产生行为偏差。
缺乏边界推导能力的人,是很难被说服的。因为他相信自己看到的画面,他看不到另外世界的画面可能。
比如,谁会相信,用于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成本,会降低到5%啊?其实很容易,国家给到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贷,目前有给到3.8%。
为什么差异这么大了,没啥,就是国家认为要把钱提供给中小微做大,而中小微都不想做大,在不借钱的人那里,钱怎么会值钱?
开发企业融资成本太高,模型和土地一样:想要拍地的开发商太多,所以地价有能力有基础有空间暴涨;想要融资的开发商太多,而全社会能流动到行业的钱没有增多,所以这些钱也暴涨。
三条红线,即是不准有息融资的“限贷”,也是欠那么多钱你还敢买地的“限购”,买地借钱和借钱买地的频率降低,就是边界之变。当然,将来的行业时空会发生巨变。
传达到行业生产链,每个岗位的规则边界会发生变化:
1、市场定位:从对标法,到差异法。
对标法,诞生于速度要求太快,来不及细想市场,就从市场里找个主流模式,不会出错,有错也不会大错。
差异法,就得再次捡起“本地化”策略,找到区域里的客户,研究区域里的对手,要体现出不一样。
2、产品研究:从复制法,到研制法。
对标找到优秀楼盘,直接抄袭就OK了,好处是快,坏处就是“品类过剩”,全区域楼盘长一个样。
研制法的话,每个项目都是一道“题”,产品就是解题过程。
3、营销:从威迫法,到吸引法。
涨价越快的区域,卖得越快,这就是威迫法。今年不买房,明年泪两行,全社会都不再谈“诗和远方”,他们都被吓坏了。
当房价不是年年涨,威迫就没用了。必须用吸引法,好处、利益点、生活方式,是顾客买单的原因。
4、建造:从快速法,到品质法。
工程是理科男的世界,他们的适应能力很强。一栋建筑,快有快的做法,慢有慢的做法,且两种做法出来的后果,是不一样的。
发令枪已经打响,每家企业都在开跑,但是也需要1-2年,才能判断方向是不是跑反了。
本人不对这篇文章负责,因为房地产的边界变化太多。冒险写宏观文章,是因为“限购开发商”的这个政策,历史意义太大。